我的英译作《发廊情话》发表(附诗:博海泛舟)Love Talk at Hairdresser's

我英译的王安忆的得奖小说《发廊情话》由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享有国际声誉的《译丛》(Renditions) 半年刊 于2016年秋季第86期发表。 《译丛》历史悠久,是文学翻译界享誉的学术性汉译英翻译刊物,早在中国文学为世界所瞩目之前已经开始了耕耘,由宋淇先生于1...

Wednesday, September 5, 2018

汉译特拉克尔诗:微语至午间




微语至午间
[奥]格奥尔格·特拉克尔
英译汉:牛娃娃©H.L.Glennie
Whispered Into Afternoon
by Georg Trakl
Translated by ©H.L.Glennie



秋阳,淡淡且腼腆
树上果实坠落纷纷,
午间空中懒散消沉
静中郁郁沉默遍遍。
©H.L.Glennie



Whispered Into Afternoon
by Georg Trakl
Translated by ©H.L.Glennie

Sun of autumn, thin and shy
And fruit drops off the trees,
Blue silence fills the peace
Of a tardy afternoon’s sky.

Death knells forged of metal,
And a white beast hits the mire.
Brown lasses uncouth choir
Dies in leaves’ drifting prattle.

Brow of God dreams of hues,
Senses madness’ gentle wings.
Round the hill wield in rings
Black decay and shaded views.

Rest and wine in sunset’s gleam,
Sad guitars drizzle into night,
And to the mellow lamp inside
You turn in as in a dream.


我译过很多不同诗人的诗,不少是因为出于学习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诗的需要,特拉克尔的诗不仅优秀,令我崇敬,也是我发自内心深深热爱的,他的诗给我一种难以言表的经历,在令我心潮汹涌的同时,又温柔地触抚我的魂魄,给我内心带来安宁的恬静。我对詹姆斯·赖特(美国诗人,普利策奖得主,特拉克尔的译者)的下列描述可谓感同身受:

……他静静站立,凝视着黄昏。他念了一首诗,特拉克尔的诗。读到诗的最后一刻顿时宛如大海涌进教室。我从未意识到有这样的诗:这位诗人从晚钟的迹象出发,跟随鸟翼飞翔,旅程化为虔诚朝圣者的足迹,不间断地向秋天的远方伸展;极目远眺,只见黑马在红枫林中跳跃,在那个世界里,视觉和听觉已合二而一。©H.L.Glennie

……我以为理解特拉克尔的诗需要耐心。读他的诗并非在于发现探索。这些诗也非他的创建构造,而是久久静坐于暗林边缘的清静之地侧耳倾听。然后耐心倾尽,那时好像诗中的一切都那么晦涩难解,与先前的阅读经历毫无任何联系,也恰恰就在这时,所有鲜活的意象和声音蜂拥而至,来自树林、池塘、草地或孤独的道路 - 这些地方都似乎带着一种岑寂。©H.L.Glennie


©H.L.Glennie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1887年2月3日至1914年11月3日)是奥地利诗人,他在世时很不得志,曾得到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资助才得以安心写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作为药剂师应征入伍,经历了很多残酷的战争场面包括血肉横飞的格罗代克战役,他目睹伤兵的惨况陷入深深的忧郁,在克拉科夫 (Krakow)自杀后被救回一次,他的朋友和编辑费克尔求助维特根斯坦前往克拉科夫看望特拉克尔,当维特根斯坦抵达克拉科夫之后,特拉克尔已因“用药过多”结束了他27岁的年轻生命(自杀)。©H.L.Glennie

特拉克尔的诗以反战为多,风格属表现主义,他的文字充满色彩,非常感性,意象的主线多阴暗无声,衬以丰富的色彩为对比,揭露战争对生灵涂炭的切肤之痛,诗中场景以黑夜为多,诗中的生命以被剥夺了声音的沉默者为主。格罗代克”是特拉克尔最著名的诗,也是他的天鹅之歌,于他去世前不久写就。©H.L.Glennie

特拉克尔短暂的一生留下不少动人的诗篇,有德语诗歌的“黑暗诗人”之誉,他身后 (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声名远扬,长据20世纪德语诗坛的前列,与里尔克和策兰一起鼎立于20世纪德语诗坛。这位让维特根斯坦欣羡的诗人是诗人中的维特根斯坦,他将自身的经历通过诗性的语言化为一种人类生命的共同体验,超越了自身的生命和生存环境,引发人们对所处的世界、传统价值观、精神领域、生命的存在样式及其意义的深度思考。©H.L.Glennie

他的诗给我的感觉是意象很独特,带着一种很强烈的两极对应和超现实主义的特征,他可以用很短的一句话写出超越现实之外的强烈意象。比如“格罗代克”中的末句“未来的子孙们,被剥夺了诞生。”或许这是我读到过的最残酷的战争意象了 - 人都死光了,没人来生产后代!战争不仅摧毁了当时的人,也剥夺了后代的诞生,毁坏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种摧毁既是生物学意义上自然结果也是形上的和社会的(后两者在他的宗教观中得以体现)。一战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至今还有实景可见,100多年前在法国东北部的小镇维尔杜恩 (Verdun)发生的战役因炸弹投掷过多至今那里的土地还是凹凸不平,小镇坟冢林立哀魂遍野。©H.L.Glennie

……特拉克尔又是很感性的,即使写战时的残酷,诗中也充满非常美丽的对比,读来动人心弦催人泪下,比如在“哀悼时辰”这首诗中他写道:


“黑暗之步紧随明月烁芒
在秋的花园,
浩瀚的夜沉落在冻结的墙边。
哦,灵性哀悼的时辰荆棘蔓蔓。”

这样的诗句画面感很强,令人有身历其境之感,能感受其中的冷冽、凄凉和剧痛,哀情 渗透,也美不胜收。秋的花园本该是美丽浪漫的,明月依旧闪烁光芒,可是环顾左右,则是满目凄凉,灵性哀悼的时辰是种天然的美丽与人世的丑恶相互对立交织的状况,时光既是时点也是河流,时光本该象明月那样美好千年,可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才会导致空间在某些时点上的灾难及其长期的影响。这样的诗给未经历过战争的人以一种启示和思考,正义和非正义、英雄和狗熊、胜利和失败都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H.L.Glennie


本文所译特拉克尔这首诗《微语至午间》与他其他诗相比有些特别,一是形式上,二是对声音的处理。

形式上不知是否英译者对译文做了处理还是原玉故意为之。对照诗的内容,此诗如他其他那些战争中诞生的诗,都离不开谈论生与死,形式上本该是一种走向终点的线性过程且节奏也不应太齐整以体现生命历程的不规则不匀称的起伏,但这首诗的英译却相反,该诗节奏相对齐整,从头到尾都用了抱韵韵脚abba,即丁尼生韵,意味着永不终结,这点与特拉克尔其他诗的英译版不同,其他诗的英译形式上较自由,尽管内生节韵相当好。我个人还是挺喜欢此诗的英译版,初看时,形式似乎不适合内容,但仔细一想,因为末句中柔光下的回转意象,反倒使这种矛盾的表达方式更显张力更丰富充沛,最后一句的“转身回眸如梦中”又将生死两界衔接了,加之运用丁尼生韵,给人一种生命不断轮回之感,不禁由衷地点赞:妙!©H.L.Glennie

该诗在视觉上与他的其他诗比较一致,即意象视角奇特,比如“神的眉际寻梦圣光”,不乏突兀的悖论和扭曲,特拉克尔其他诗也是这样。该诗在音像上与其他诗的相同之处在于诗的节奏虽说并非音步百分之一百齐整,但读来却朗朗上口,很有乐感和规则。

这首诗与他其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声音的处理,理由如下图所述: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摘,诚谢作者!所附音乐为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F小调夜曲《离别》。


博友佳评分享与收藏:


雪下的天涯故人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8-08-27 11:39:32 [回复] [删除]
原玉极为精彩,译文更是妙笔。原诗的第一句就让读者意外——竟有这样描写秋日的文字:Sun of autumn, thin and shy。我从未想 到太阳可以是“thin”&“shy”的。娃娃对这位过早逝去的生命的解读,欣赏之情也令我深受感染。谢谢你的好介绍!

老叶化春泥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8-08-27 17:19:25 [回复] [删除]
悠闲啜饮夕光熠容,吉他悲音渐入夜幕——译句创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纷争,悠然独处世外的隐逸佳境。

楚槐_98276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8-08-27 23:17:42 [回复] [删除]
唯美的原作,精彩的译文。钦佩朋友对诗学的研究和不一般的翻译功底。从您的翻译中,看出您的认真和严谨,特别是您对诗韵脚的介绍,使我从中得到启发并受益匪浅。谢谢您浓墨为我们介绍了奥地利杰出诗人格奥尔格

大董1022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8-08-28 10:59:31 [回复] [删除]
译诗的每一行经过娃娃精心打理,不得不说其诗面无比瑰丽,诗意无比恬静,但我还是深读了娃娃诗后长篇释文,详尽且充满专业的解读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相对 比好多人在中诗英译时,译成散文的多,译成韵文的少,而娃娃坚持的每一首西诗中译往往一丝不苟,追求最完美的意境,着实令众博友钦佩,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所以每当在博上读到她的译作时会来一番自不量力的点评,并不时加一点自己的观点,感谢这个平台以及娃娃给我的这个机会!

枫丹白露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8-08-29 08:57:55 [回复] [删除]
好译好解!译文节奏齐整,最后两句换了节奏,像变奏,好像将读者从梦幻般的境地中拉回现实。

整首诗的气氛带着一种宁静却逼人的伤感,更显张力。

赤土黄梅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8-08-30 06:23:37 [回复] [删除]
译诗,首先是走进诗人内心,然后自己又以自己的母语进行一次创造……真好!

雨丝留莲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8-08-31 22:38:42 [回复] [删除]
看了枫丹的评论,很有同感,这首诗不仅画境生动,声音尤其丰富,从静开始,动静交替,但节奏在变化中都受制于某种节律,最后两句的节奏变化很大,体现了视觉意象的聚焦。

译文中虽然汉语的字数相等,但句式和长短音的组合与变化依然能充分体现原文的音律。可见汉语的内生乐感远不是简单的“单音节”可以包涵的。


我翻译的其他德奥语系诗歌:



我翻译的特拉克尔的诗(多数待发布):
在东方前线
哀悼时辰
沉默
在春天
在海尔布伦
 灵之春日
海尔布伦的三个池塘
无题:春雨之歌


闪光的时辰
太阳
完美

夏天
夜晚
深沉之感

西域之歌
深沉之歌
卡斯帕.豪塞尔之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